您当前的位置:郭世波 >> 正文

如何确诊大肠癌肝转移?

发表日期:2015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

昨日,刚刚回到台湾的戏剧大师李国修召开发布会,证实了自己身患癌症,短期之内将不会再登台演出。对此,引发了大家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关注。专家表示,在大肠癌向远处转移的过程中,有18%~83%的患者会发生肝转移。那么要如何确诊大肠癌肝转移?

相关阅读:台戏剧师李国修证实大肠癌肝转移 大肠癌肝转移预后情况

如何确诊大肠癌肝转移?

一般来说,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患者若不经任何治疗,平均生存期限仅为6~10个月;相反,如对肝转移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达30%~50%,甚至还可获得痊愈的机会。所以大肠癌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避免发生肝转移,一旦发生肝转移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而早期发现确诊大肠癌肝转移就是及早治疗的前提,如何确诊大肠癌肝转移?专家来介绍下。

1.一旦被确诊大肠癌为原发病灶,患者应进行B超和CT检查,必要时还可经内镜鼻胆管抽取胆汁作癌胚抗原(CEA)检查。

①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B超检查是大肠癌患者应用最广泛,且无损伤的一种诊断方法。对于病灶直径大于2.0厘米的肝转移患者,这种检查方法可使95%~98%的人得到确诊。值得注意的是,术中运用B超检查比较适宜于有隐匿性肿瘤的患者,而对于病灶直径小于1厘米的患者诊断率却不高。

②术前及术后进行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上。目前临床上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平扫、普通增强、大剂量增强、动脉造影下CT扫描,以及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等。一般来说,CT检查比较适宜于病灶直径小于2.0厘米的肝转移患者,而对于直径小于1.0厘米的病灶检出率却不高。

③通过癌胚抗原检查可使36%的大肠癌患者得到确诊,而术后通过癌胚抗原检查,对诊断患者是否发生肝转移癌更有意义。研究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做出的诊断要比通过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的方法早6~8个月。

2.术中用手触摸肝脏,并结合术中B超检测。

3.大肠癌术后或肝转移病灶切除术后患者要定期进行癌胚抗原、B超、γ-谷氨酸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AKP)等项目的检查。

大肠癌患者一般在术后第1年要每3个月检查1次;第2年要每4~5个月检查1次;第3年要每6个月检查1次;3年以后可每年检查1次。在检查中若发现有肝转移的征兆,患者应及时进行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

温馨提醒

手术治疗是大肠癌肝转移惟一首选的方法,除了肝内有淋巴结转移、不能切除的肝以外转移病灶或肝转移病灶个数在4个以上者,大多数患者均可做肝切除手术。

提高警惕,警防医托,请认准官方平台。 最近医托经常出没于我院挂号处、我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希望广大患者不要上医托的当,来院过程中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交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配合公安部门与医托斗争到底。
权威专家
孙浩   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位,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先进者。

累计治疗2589位,在线答疑5648问题。

专业擅长:中医药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在肿瘤术后预…[详情]

健康通道

本医院是市医保定点医院,国际化平价医院,无节假日医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