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郭世波 >> 正文

慢性白血病首选靶向治疗

发表日期:2015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

近日,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宣布了一项科学成果:人体内的RhoH GTP酶在白细胞成熟和激活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一研究结果提示,RhoH GTP酶可能成为治疗某些白血病的新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将给人们带来些什么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副所长江滨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白血病患者的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起作用,但如果一种药能对几个靶点综合起作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对白血病新靶点的发现,无疑为药物研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有望治愈更多的白血病患者。  

江教授介绍说,目前白血病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国际血液学界瞩目的焦点,在即将召开的全国血液病年会上,与会者也将结合临床和基础两方面,对此课题进行更深的探讨和研究。  

“今年美国癌症综合信息中心出台的新版《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原则》中指出,针对慢性白血病患者来说,特别是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应该首选靶向治疗。”  

江教授说,伊马替尼是目前白血病治疗领域应用得最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大多数患者在服用此药物后,获益匪浅。由于伊马替尼只针对肿瘤细胞起作用,因此杀伤性强,副作用小,并且患者在获得病情缓解的同时,不需要以生活质量作为代价。  

不过,仍然有一部分病人会对伊马替尼产生耐药,这种耐药可能是一开始用药就无效,也有可能是药物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无效。而现在,一种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达沙替尼给这部分患者也送来了生的希望。  

江教授解释说,伊马替尼之所以会出现耐药,是因为有某些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过度表达,或者某些重要基因发生突变,而达沙替尼则能克服这方面的障碍。  

江教授强调,当然也并不是说,靶向治疗药物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即使是再先进的药物,也可能会有不良反应或者产生耐药。但是,如果它的副作用仅仅是恶心、呕吐,比起可能带来的第二次生命,前者就太微不足道了,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地进行靶向治疗。

提高警惕,警防医托,请认准官方平台。 最近医托经常出没于我院挂号处、我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希望广大患者不要上医托的当,来院过程中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交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配合公安部门与医托斗争到底。
权威专家
孙浩   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位,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先进者。

累计治疗2589位,在线答疑5648问题。

专业擅长:中医药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在肿瘤术后预…[详情]

健康通道

本医院是市医保定点医院,国际化平价医院,无节假日医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