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腰酸背痛,或发现小便异常等现象时,你是不是会想到是肾脏出现问题呢?当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化验单上尿蛋白后出现“+”号时是意味着肾脏出现问题吗?一起来听听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脏科主任余晨是怎么说的。
早期无明显症状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已高达10.8%左右。
由于肾脏病起病隐匿,临床上一半以上的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大家很容易忽视它,把它称为“沉默的杀手”。
当身体出现乏力、浮肿、腰酸病痛、蛋白尿等症状时很可能是肾脏病中晚期了。
所以,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有肾脏病家族史者对肾脏病早发现、早治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蛋白尿与肾脏病无必然联系很多人都知道蛋白尿是肾脏病的一项重要客观的指标。
但需要提醒的是,蛋白尿是否阳性或者“+”多少,并不一定反映肾脏发生病变或病变的程度。
因为,首先,蛋白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果运动、高烧等情况时就可能会发生生理性蛋白尿的情况,所以单纯地将蛋白尿与肾脏病相联系的观点并不正确。
其次,肾脏病损害的轻重程度,也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还要结合全身情况、肾功能、生化检查,尤其是肾活检等检查来判断。
主要检查内容有以下几点:1.尿液检查:①尿常规检查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留取时最好是取早上第一次尿标本送检。
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但该检测比较麻烦、费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③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一定的一致性,而且留取方便,特别有助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
2.肾功能检查: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GFR)。
3.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胱抑素;甲状旁腺素;转铁蛋白结合力。
4.其他: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病的金指标。
专家简介 余晨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脏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肾脏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上海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
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原发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危重症肾脏病及血液净化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