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郭世波 >> 正文

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发表日期:2015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

大肠癌是起源于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属于中医学"积聚"、"肠风"、"癥瘕"、"脏结"、"下痢"、"锁肛痔"、"脏毒"等范畴。

同是大肠癌,但在不同的国度里却有着不同的特点。掌握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有助于早期对大肠癌引起警惕,早期予以发现。我国大肠癌的发病与其他国家相比,其差异在于:

首先,发病的年龄明显提前。

国外文献报道的大肠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至60岁,而我国资料提示,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提早竟12年左右。我国的大肠癌以年轻人居多,4O岁以下者占1/3,30岁以下者占1/9。因此,年轻人对大肠癌不能过于麻痹大意。

其次,低位大肠癌多见。

欧美大多数为结肠癌,直肠癌中也多以高位直肠癌为常见。我国的直肠癌占整个大肠癌的60%~70%,而且以低位直肠癌为多,结肠癌仅占30%~40%,因此更易指诊。

第三,低分化、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多。

国内多组资料证实,如把大肠癌分为高分化、低分化两组,低分化组应包括低分化腺癌、未分化癌(即细胞癌、粘液腺癌),我国在30岁以下的病人中,粘液腺癌和低分化癌约占30%~50%。比国外比例大。

第四,晚期病人较多。

资料显示,我国三期病人约占60%,特别在青年人的大肠癌患者中,三四期病人居然高达80%左右。由此可知,重视大肠癌的某些早期症状,尤其是发现大便性状改变及不可解释的腹痛后,更应及早进行肛门指诊。

提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饮酒、肥胖、动物脂肪摄入多、少食新鲜蔬菜、少食维生素及硒、年龄大于40~45岁、有肠腺瘤、精神刺激、肿瘤家属史等因素者患大肠癌危险性增加;而摄入粗纤维素、维生素A、C及新鲜蔬菜多的人群,大肠癌危险性减少。

动物实验证实,维生素A、C、亚硒酸盐与植物谷醇类等对大肠癌发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十字花科植物如卷心菜的摄入量呈反比关系。

饮食中钙摄入量增加可使癌症发病率下降。

提高警惕,警防医托,请认准官方平台。 最近医托经常出没于我院挂号处、我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希望广大患者不要上医托的当,来院过程中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交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配合公安部门与医托斗争到底。
权威专家
孙浩   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位,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先进者。

累计治疗2589位,在线答疑5648问题。

专业擅长:中医药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在肿瘤术后预…[详情]

健康通道

本医院是市医保定点医院,国际化平价医院,无节假日医院。

联系我们